top of page

​E8 認識東正教 Understanding Eastern Orthodoxy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正教(Orthodoxy)、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也稱

正教會(Orthodox Church,正式名稱Orthodox Catholic Church,意為「正統公教會」)。

 

東正教是在1054年教會大分裂之後,以君士坦丁堡(即今日的伊斯坦堡)為中心的一個基督宗教教

派。現今,公教(中國稱為天主教)、正教(中國稱為東正教)和改革宗(中國稱為基督教)被稱為基督宗教的三大宗派。

 

東正教會認為東正教才是至公、至正,真正由耶穌基督的門徒傳承的教會,並且保存古代基督教最原

始的教導和傳統,所以他們要自稱為「正教」。因為君士坦丁堡位於東方,所以「正教」又稱為「東正教」。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一)歷史簡介

東正教會相信當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道成肉身,藉聖靈感孕並童貞女馬利亞(耶穌基督地上的

母親)降生開始。因此基督教產生於公元一世紀,最初是自猶太教中慢慢分出來。隨著耶路撒冷被佔領和遭受逼迫,教會的中心逐漸轉向帝國的首都羅馬。

從公元一至四世紀,羅馬皇帝不斷對基督徒進行大逼迫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歸向基督,頒佈

米蘭詔書,將基督宗教作為合法的信仰。後經歷多次宗教爭辯,平定異端,穩固內部宗教信仰。

 

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往君士坦丁堡,引發日後羅馬(西)教會與君士坦丁堡

(東)教會的領袖地位的爭執。君士坦丁之後,361年,羅馬皇帝猶利安重新恢復異教信仰,一再對基督徒進行壓迫,直至380年狄奧多西一世公佈基督宗教為國教,因此,有許多異教徒加入教會,成為掛名的基督徒,漸漸也將異端信仰滲入教會中。

 

第5世紀末期,不合聖經的教義及活動已在教會生根,例如:為死人禱告;相信煉獄;四十天大齋期;

敬拜殉道者,特別是敬拜馬利亞,燒香燭向聖徒致敬;迷信聖徒遺物有奇異能力;在教會中設圖像、聖人像、祭壇;聖職人員穿著華麗法衣;崇拜儀式日趨繁複華麗;講解聖經越來越少;聖地朝拜;修道主義;世俗化等。

 

公元410年羅馬城被日耳曼人攻陷,476年最後一位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被廢,西羅馬帝國算是

滅亡。但東羅馬帝國(拜占庭)的力量還是很可觀。

開始於公元5、6世紀時的日耳曼族入侵最終導致羅馬帝國的分裂東西教會也隨之徹底分裂出來。

羅馬教會在眾教會中的領導地位越來越突出,與君士坦丁(東羅馬)教會的予盾也加深。東羅馬教會的宗教活動在中東發展不大,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迅速擴張,東羅馬教會遭亞拉伯民族入滲後,面臨重大危機。

東正教會與羅馬教會完全分裂前,彼此的分歧和教會傳教活動已長期存在。尤其是在教義上的「聖靈

從父出來」與「聖靈從父和子出來」之間所引發的“和子句糾紛”,至九世紀起,越來越烈。

1053年,君士坦丁堡牧首馬格爾.賽魯拉留斯指責(西)羅馬教宗篡改聖經內容以及教義,以各種禮儀問題質問他,例如:安息日齋戒問題、四旬大齋期、不唱阿肋路亞等等。

1054年(西)羅馬教皇良九世派了紅衣主教亨拜至東羅馬協調,但隨即雙方談判失敗,亨拜大怒,取出

了教皇的敕書,把賽魯拉留斯逐出教會。賽魯拉留斯也不甘示弱,當眾把教皇送來的敕書點火燒了,也宣佈把羅馬教皇逐出教會。史稱「東西教會大分裂」。基督宗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在中國稱為天主教)和希臘正教(在中國稱為東正教)。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領導權主要在教宗和大公會議。東正教以君士坦丁為中心,教會最高權力屬於東羅馬帝國的皇帝。

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帝國征服,東正教會則保留下來。其時,東正教會分佈的埃及受到信奉

伊斯蘭教的馬木留克王朝的穆斯林的控制。但是東正教會在俄國卻非常強大;因此,當時稱第三羅馬的莫斯科成了新的東正教會中心。

(二)東正教政治背景

東正教會相信自己才是地上真正的基督身體」。倘若西方教會人士宣稱東方教會將自己分隔出來,

那麼,東方教會就會反駁西方教會,認為西方教會才是與「正統」教會分離。

歷史事實是基督宗教第一次大分裂,不是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而是1054年東西方教會的分裂,但這

次的分裂,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在1054年已進入白熱化的階段。

自330年君士坦丁遷都,至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期間,東西方教會面對兩個相抗的中心。特別

是當查理曼在800年被加冕,實質上成為另一個羅馬帝國後,東西方的紛爭更趨明顯,兩者幾乎分裂。在政治上,兩個皇帝互相爭競;而在宗教上,羅馬的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亦互爭權力

(三)國王兼牧首(教宗)制度的統治

在東方,大主教與君王之間的關係並沒有羅馬教皇與帝王之間的相爭東方(東正)教會與治理

君士坦丁堡的長官保持密切的合作。這種關係非常密切,被西方教會人士和歷史學家稱為「皇帝兼牧首制度」,意思教會事務完全順從皇帝的管理,教會實際上成為政府的一個部門。不過拜占庭(東正教)的歷史學家駁斥這項指摘,指出皇帝不是教士,並且大主教有權革除其教籍(歷史上,教會並無權力革除皇帝的教籍,而皇帝則多次指派官員充任教會牧首)。

支持東正教的神學學者,寧願用「和諧」來代替「皇帝兼牧首制度」。和諧的意思是指宗教和政治

權力互相支持,教會讓相信基督的領袖管理國家;但整個社會是由上帝眷顧的,君權神授,皇帝的大權亦是由上帝賜予的。「皇帝兼牧首制度」的指控,是東西方教會分裂過程中一個重要事件。而當時的西方教會在數百年來,亦努力令教權高於政權。

教會 - 東正教由一些稱為「自主教會」或「自治教會」的地方教會組成,與天主教以教廷為領導中心

的形式不同。自主教會是東正教最高級別的獨立教會,所有自主教會均不受其他教會的管轄。東正教最早的四個自主教會位於羅馬帝國的四個重要的東方城市,即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提阿。後來,俄羅斯正教會也取得了與它們同等的地位。比自主教會低一級的是東正教自治教會,它們由某一自主教會的領袖管轄。

現在東正教共有15個自主教會。這些教會完全承認君士坦丁堡教會的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普世大牧首

的地位。在大公會議中普世大牧首,除了擔當主席以及整個東正教會的發言人之外,權力並不高過在場其他牧首,與他們保持完全的共融。東正教的各個教會,彼此在管理上獨立,但皆有着共同的信仰,並且在聖禮上完全共融。再者,東正教會認為聖靈領導著,整個東正教會主導的大公會議的論點方向,亦在信徒之間形成上帝在世的代表,所以不需要有一個教宗。

更多......

bottom of page